这首诗通过对项子后处士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志趣和坚定的品格。诗人韦骧以“介似于陵”开篇,将项子后比作古代的隐士,暗示其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接着,“老来志操益坚成”一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项子后的意志更加坚定,他的行为和思想更加成熟。
“胁肩傅会羞衰俗,捽茹优游尽此生”这两句,通过对比项子后与世俗的态度,进一步凸显了他的独特之处。他不随波逐流,拒绝与衰败的世风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胁肩傅会”形容的是迎合世俗、讨好权贵的行为,而“捽茹优游”则描绘了项子后悠闲自得、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
“祇以图书养高性,不繇林薮市虚名”两句,揭示了项子后的生活追求。他通过阅读书籍来滋养自己的高洁品性,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名而投身山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物质名利的淡泊。
最后,“谁编野史防遗逸,当为先生作独行”表达了对项子后独特人格的敬仰之情。韦骧希望有人能记录下项子后的事迹,以传之后世,赞扬他作为一位独立特行的处士,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未来都将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项子后处士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他在复杂社会中保持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的难能可贵,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