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
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放弃传统的修炼仪式,如拜星坛和步虚,而是专注于深入修炼。他曾在地炉中燃烧红叶,暗示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修行的执着。诗人提到与夏岳山道士三十年前的交往,后者后来出家为僧,身穿僧伽梨衣,再次在双林相遇。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道心坚定和人生际遇变迁的感慨,体现了禅宗与道教交融的意境。智愚和尚通过道士的故事,展现了修行路上的转变与重逢,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讲堂迷却散花人,百万茫茫徒苦辛。
绝处逢生机路活,定应尊者是前身。
久思闲对老维摩,欲话众生病痛多。
丈室无端铁门限,未应容易野人过。
敲磕门庭细揣磨,路头尽处再经过。
明明说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
峰从险处自孤起,石到虎边飞冽泉。
门户既难子宜去,莫辞深雪立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