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
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
花作铅粉絮,叶成翠羽帐。
此时送远人,怅望春水上。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夹郎木兰舟,送郎千里行。
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綵衣。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
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
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
攀条傥相忆,五里一回首。
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
不详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
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
安和风尘表,偶与琼瑶亲。
共悲行路难,况逢江南春。
故园忽如梦,返复知何辰。
旷野豺虎满,深山兰蕙新。
枉君灞陵什,回首徒酸辛。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