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

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

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

花作铅粉絮,叶成翠羽帐。

此时送远人,怅望春水上。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夹郎木兰舟,送郎千里行。

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綵衣。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

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

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

攀条傥相忆,五里一回首。

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看见官渡河边,三月的杨柳枝。
千万条柳条,颜色翠绿,比绿丝还要美。
花朵如铅粉般飘落,叶子似翠绿的帐幕。
此刻我送别亲人,心中惆怅,望着春水之上的景色。
远行的人折下杨柳,依依不舍,满怀深情。
伴着郎君乘坐木兰舟,一路千里行。
郎君带着紫色封泥的书信,东去朝见朝廷。
脱下貂皮袍,换上五彩的新衣。
两只凤凰并肩展翅,带着幼鸟向东南方飞去。
凭借顺风,几日就能抵达扬州。
切勿贪恋扬州美景,旅途不宜久留。
郎君到达官渡时,春天恐怕已接近尾声。
深情地道别,代我向大堤的柳树问候。
若你在枝头攀折,我会每五里路就回头一次。
明年柳叶转黄,你会回来吗?

注释

官渡:古代渡口。
杨柳枝:春季的杨柳象征离别。
绿丝:形容柳条的颜色。
远人: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
木兰舟:古代女子所乘的舟。
紫泥书:古代用紫色泥封口的书信。
貂襜褕:贵人的服装。
五綵衣:五彩斑斓的新衣。
五两:古代称量轻重的单位,此处指船帆。
扬州:地名,古代繁华之地。
殷勤:深厚而恳切的感情。
大堤柳:象征离别和思念的地方。
攀条:攀折柳枝。
回首:回头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官渡河两岸杨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深深的怀念之意。诗中的自然景物,如千条万条杨柳枝、铅粉絮花、翠羽帐叶,都被赋予了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愫。

送别之情通过“怅望春水上”一句表达得最为深刻,远客在此折柳而别,每一次回首都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郎君的紫泥书信、貂襜褕衣以及新著五綵衣,都成为送别时的情感寄托。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一句,象征着离别后各自天涯,而“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则透露出期待重逢的渴望。然而,诗人并不贪恋扬州之好,反而是客行者留恋旧地,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牵挂。

最终,“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而“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则是对那依依杨柳的深深感激。诗中最后两句“攀条傥相忆,五里一回首”和“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更是将离愁与期待交织,显得无比沉重。

这是一首充满了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送别时的种种情愫,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之痛。

收录诗词(85)

独孤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至之
  • 籍贯:河南洛阳
  • 生卒年:725~777

相关古诗词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詶韩司马所赠

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

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

安和风尘表,偶与琼瑶亲。

共悲行路难,况逢江南春。

故园忽如梦,返复知何辰。

旷野豺虎满,深山兰蕙新。

枉君灞陵什,回首徒酸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

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

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

五陵如荠渭如带,目极千里关山春。

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形式: 古风

雨晴后陪王员外泛后湖得溪字

远山媚平楚,宿雨涨清溪。

沿溯任舟楫,欢言无町畦。

酒酣相视笑,心与白鸥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