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四)

武皇重经术,发策策贤良。

广川抱硕学,天人语周详。

贾茂董更醇,治道通阴阳。

而胡命世材,出俾相骄王。

守正端轨则,推诚化披猖。

留滞终外藩,稍异投沅湘。

曲学阿世人,升之在庙廊。

汉业不复兴,格心谁周防。

叶公空好龙,见龙乃张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其四)》由清代诗人翁照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武皇重经术,发策策贤良”,开篇即点明了古代帝王重视学术、选拔人才的治国理念。接着,“广川抱硕学,天人语周详”描绘了学者们深邃的学问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交流,体现了古代学术的繁荣与高深。

“贾茂董更醇,治道通阴阳”进一步阐述了学者们在治国理政上的智慧,通过阴阳之道来治理国家,既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运用,也反映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而胡命世材,出俾相骄王”转折点出现,描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胡,他的出现使得君王骄傲自满,暗示了权力与才能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守正端轨则,推诚化披猖”强调了坚守正道、真诚待人的价值,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推崇,以及这种品质在社会中的积极影响。

“留滞终外藩,稍异投沅湘”描绘了主人公最终被留在偏远地区,与主流社会有所隔阂的情景,暗含了对社会公平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曲学阿世人,升之在庙廊”批评了迎合世俗、曲解学术的行为,指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导向,最终使错误的人登上高位。

“汉业不复兴,格心谁周防”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思考,担忧汉朝的辉煌不再,追问谁能防范道德败坏、政治腐败。

“叶公空好龙,见龙乃张皇”以寓言结尾,借叶公好龙的故事,讽刺那些表面爱好某种事物,但真正面对时却惊慌失措的人,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道德、权力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6)

翁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归愚沈少宗伯予告归里(其一)

片帆潞河来,相值在泲水。

知水予告归,南云指故里。

敬读御赐诗,千丈荣光起。

载赓洵一德,眷注情无已。

遭逢媲虞唐,进退善终始。

公归有程期,我老失准轨。

离筵布南池,鸣蝉绿阴里。

无计更挽留,去去波如驶。

但愿南风狂,维解舟仍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归愚沈少宗伯予告归里(其二)

忆昔初识公,其岁当壬午。

两地合云龙,侨札通缟纻。

吴门与暨阳,来往互宾主。

矻矻商古今,硁硁订出处。

龙跃终升天,云散难作雨。

遥遥两地分,间隔寒与暑。

云龙今复合,情深逾昔者。

齿增易惊惕,道进无违拒。

相期同惜阴,晚节师侃禹。

形式: 古风

送归愚沈少宗伯予告归里(其三)

送公归去来,悠悠返荷屋。

作社赴鸡豚,约伴同樵牧。

弭棹香水溪,采芝砚山麓。

谁积衮冕俦,依然抱黄犊。

道充轻禄位,天定归淳朴。

我将还故林,老去爱云木。

三十三山间,结庐卧空谷。

公能复来过,江皋路应熟。

念旧话前程,草堂夜同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蓑衣

记得寒江外,曾披上钓舟。

烟波双鬓老,风雨一身秋。

戴笠偏相称,垂竿亦自幽。

严陵如爱此,应不著羊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