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雨夕怀王昊庐侍读

登封城郭嵩之阳,崒嵂青冥云锦张。

重云三日雨如霰,满耳虫声秋叶黄。

此时独坐生白发,忽忆美人邈金阙。

开尊永画坐论文,卷幔清宵同对月。

长安车马无时休,临歧执手重淹留。

浩歌早识名山兴,瑶华送我寻嵩丘。

一生当著几两屐,放眼一步成十洲。

看君亦有向平意,望远那免张衡愁。

玉女窗,捣衣石,来朝新霁凌绝壁,与谁共作峰头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封城郭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怀人之情和人生感慨。首句“嵩之阳”点出地点,接着“崒嵂青冥云锦张”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势峻峭、云雾缭绕的景象,犹如锦绣画卷。接下来的“重云三日雨如霰”形象地写出连绵阴雨的天气,而“满耳虫声秋叶黄”则通过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渲染出秋意浓厚的氛围。

诗人独自静坐,感叹时光易逝,引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忽忆美人邈金阙”暗寓对王昊庐侍读的怀念。他们曾一同饮酒论学,共享清夜明月。“长安车马无时休”象征着世事繁华,而“临歧执手重淹留”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诗人表示自己向往隐逸生活,期待在名山中寻找宁静,“瑶华送我寻嵩丘”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一生当著几两屐”意味着诗人愿意过一种游历山水的生活,而“放眼一步成十洲”则展现了他豁达的胸襟和对未知世界的憧憬。最后,诗人以“看君亦有向平意,望远那免张衡愁”寄语朋友,希望他也能有超脱世俗的志向,但又深知离别后的孤独难免,就像古代诗人张衡那样。

整首诗以景抒情,借自然景色和人事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施闰章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3)

施闰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字:尚白
  • 号:愚山
  •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生卒年:1619—1683

相关古诗词

白龙潭上桃花源作

黄山峰壑几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

杖底殷殷雷绕身,楼头汹汹涛崩屋。

清梦全醒风雨声,深林匹练中宵明。

晓起白龙掉长尾,四山飞瀑来喧争。

怪石礌砢排盾戟,寒潭冰雪澄空碧。

隔溪古寺断疏钟,偃木垂藤缠绝壁。

匡庐三叠天下稀,嵩岳九龙称神奇。

何如此地独兼并,咫尺众壑蟠蛟螭。

复磴丛篁白日暝,还溯药铫寻丹井。

轰磕不闻人叫呼,倚杖空亭发深省。

问君莲花庵在无,连朝细雨山模糊。

屋角一圭破云影,青鸾舞处看天都。

药谷仙源难具陈,琪花紫翠秋为春。

凭君传语武陵客,笑杀桃源洞里人。

形式: 古风

华山歌赠王山史

华山突兀凌八荒,仙掌擘画摩青苍。

洗头盆水泻银汉,斜挂星辰森在旁。

攀縆直上几千仞,俯看海日生扶桑。

韩愈当年惊眩处,昔为绝险今康庄。

谁能罗致归户牖,琅琊先生有草堂。

霞举烟霏何烂漫,杖藜散帙随昏旦。

奔腾腕下走钟王,研索床头穷系彖。

安车强起栖僧阁,夜夜山中梦红药。

蹀躞金门懒上书,公卿缟纻还垂橐。

先生岂是尘中人,披帷㥾就多逸民,所欢顾况尤比邻。

华山不作终南径,看尔三峰顶上身。

形式: 古风

太白祠

太白骑鲸去,空留采石祠。

当轩千里水,绕屋万松枝。

山月长清夜,江云无尽时。

谁将一尊酒,把臂共论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夜送楚客

酒尽暮江头,归心水急流。

月明分手夜,风逐去帆秋。

客里添新鬓,浔阳忆故丘。

前途君自爱,寒露满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