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六)

暮云遮远眼,叠叠入青烟。

十年不见,醯鸡同舞瓮中天。

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功名事,须早计,真安闲。

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

俄已山林长往,尘面时时拂镜,齿发甚衰残。

廊庙非吾事,茅屋且安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开篇“暮云遮远眼,叠叠入青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愁绪。而“十年不见,醯鸡同舞瓮中天”则表达了对久违友人的怀念之情,那种岁月匆匆,人事变迁的情感。

接着,“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透露出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愿与知己共度时光的心境。"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则显示了诗人对命运的顺应和生活态度的从容。

“功名事,须早计,真安闲”一句,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然。"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则强调了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以及不愿将其浪费在世俗琐事之中的情怀。

而“俄已山林长往,尘面时时拂镜,齿发甚衰残”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自身老化的感慨。最后,“廊庙非吾事,茅屋且安安”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与小饮

抚床多感慨,白发困风烟。

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

君弃一盂一衲,奔走五湖清海,杯度不乘船。

来访山中友,□□□□竿。看人间,谁得似,谪仙闲。

生涯不问,留情多在酒杯间。

剪烛西风谈笑,零落一尊相对,不觉已更残。

回首功名事,笺记谢任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诗人翻水尽,寂寞五侯烟。

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列青天。

记得平生谈笑,夹岸手栽杨柳,同泛夜深船。

溪水还依旧,深浅半青竿。小神仙,殷七七,许闲闲。

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

我厌嚣尘浊味,几欲凌云羽化,鸡犬不留残。

俗事丹砂冷,且抱一枝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明日,纯中以酒见贶,约即见过。徘徊江上,久不至,复次其韵

江湖堪极目,非雾亦非烟。

故人相见,纵横高义薄云天。

已具萸尊茗话,怅望云中江树,不见子猷船。

日色隐林表,十里认帆竿。百年间,无个事,且安闲。

功名两字,茫然都堕有无间。

且尽身前一醉,休问古来今往,及取菊花残。

仙事占无据,竹帛笑刘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解衣同一笑,聊复起厨烟。

醉乡何处,与君舒啸入壶天。

长怪时情狭隘,杯酒岂容我辈,不上谪仙船。

雅志念湖海,小艇一丝竿。夜迢迢,灯烛下,几心闲。

平生得处,不在内外及中间。

点检春风欢计,惟有诗情宛转,馀事尽疏残。

彩笔题桐叶,佳句问平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