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欧阳书室简信道同游

佳游念兹山,何心计脩阻。

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

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

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

当时想禽鱼,英姿识龙虎。

而我后千龄,披榛悼前武。

磴道方涉云,松林忽闻雨。

悠悠遂忘归,远意入平楚。

既寻石上室,复息林下宇。

长飔凉衣巾,薄暮多笑语。

乡来同苦辛,殷勤问游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廖大圭的《重寻欧阳书室简信道同游》描绘了诗人对欧阳书室的深深怀念和与友人信道一同重游的欣喜之情。首句“佳游念兹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游览经历的回忆,而“何心计脩阻”则流露出不畏艰险、只为追寻旧迹的决心。

“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两句,写诗人初次造访的惊喜和再次来访的满足,强调了书室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通过描绘读书岩的清风,赞美了欧阳书室的高雅学风,以及其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貌。

“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则描绘了书室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着欧阳氏的遗迹虽经岁月洗礼,但仍能触动诗人的心弦。诗人想象古人在此的风采,感叹“当时想禽鱼,英姿识龙虎”。

“而我后千龄,披榛悼前武”表达诗人对先贤的追思,以及自己在探访中的感慨。接着,行走在“磴道方涉云,松林忽闻雨”的环境中,诗人沉浸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中,流连忘返。

“悠悠遂忘归,远意入平楚”写出诗人游兴浓厚,直至傍晚仍不愿离去,思绪飘向远方。最后,“既寻石上室,复息林下宇”描述了在书室和林间休息的情景,感受到阵阵凉意和友人间的欢声笑语。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欧阳书室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台上晚凉未去

高台日将暮,风凉未归客。

长歌林木秋,微霭山光寂。

素友适心期,幽赏忘物役。

殷勤松间月,照我归途白。

形式: 古风

白夫渠

夫渠生远陂,采采升中堂。

污泥失故迹,清风来新香。

一薰尘念远,三嗅烦襟凉。

芳菲日以暮,顾眄何繇长。

亭亭白玉质,玩之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雨

林庐白日晦,门掩清秋雨。

端居无与娱,孤抱亦良苦。

开卷一慰心,同人在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病闻钱将军过访不果因其听雨诗用韵谢

始闻顾蓬荜,旋觉回高轩。

属余方卧疾,传呼无乃喧。

爱人谅以德,所惧伤形魂。

念兹感深意,药火聊自焞。

今春款东閤,颜色何温温。

经时不相见,秋雨满池盆。

伊人亦冲澹,微灯坐黄昏。

病身有羽翼,一笑及晴暾。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