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为张君华题其华月簃消夏图

莲华世界环空碧。浑似鸥波宅。调冰杀粉助清吟。

不信人间犹有俗尘侵。家山咫尺今何处。

离合惊风雨。劫灰平地几楼台。

愁见秾花偏傍战场开。

形式:

鉴赏

此诗《虞美人·为张君华题其华月簃消夏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华世界的纯净与宁静,以及与之形成对比的人间世俗。诗的开头“莲华世界环空碧。浑似鸥波宅”以莲花为中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鸥鸟的家园之中,一片碧蓝的天空下,莲华世界显得格外清幽。

接着,“调冰杀粉助清吟。不信人间犹有俗尘侵”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莲花比作调和冰块与粉末的清吟之声,以此表达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即便在世俗纷扰的世界里,莲花也能保持其清雅之气,不被尘世所染。

“家山咫尺今何处。离合惊风雨”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化的感慨。家山虽近在咫尺,但如今却已不知所踪,离别与相聚如同风雨中的变幻无常,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劫灰平地几楼台。愁见秾花偏傍战场开”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劫灰”这一意象,象征战争的破坏与毁灭,而“几楼台”则代表了曾经繁华的景象。面对战场上的硝烟与凋零的花朵,诗人不禁心生愁绪,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人性美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和战争苦难的反思。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余髫年在书斋,汪憬吾丈来,命对,特赏琴韵书声一联。今四十余年,丈怛化澳门,余羁栖香港,遂成永隔。赋此志悼

凌云一笑,镇斯人遗世。尘海仙踪罢游戏。

尽平生、微尚薄醉閒吟,都付与、一例鼠肝虫臂。

前尘惊电迈,琴韵书声,回首凄迷卌年事。

物换更星移,如此江山,问寻梦、槐柯何地。

算得失、文章寸心知,剩千古、身名水云高寄。

形式:

浣溪纱.纪某女子事

历历枝头几怨恩。天教南陌葬青春。

去来休问去来因。

换马诗曾惊恶谶,闻鹃泪更感离魂。

可怜花影已无痕。

形式:

醉蓬莱.依乐章体,用东坡韵,和六禾、铁夫重九咏怀

甚山川信美,浑似当年,华峰重九。

欲挽流波,奈万牛回首。

冷落琴尊,逍遥襟带,剩枯株同守。

险韵题糕,閒情赛菊,那能依旧。

风景不殊,乡关何处,寂寞寒香,临风三嗅。

休向灵和,问那时新柳。

佳节空过,夕阳无语,镇石碑衔口。

沈醉生涯,壶中日月,且销醇酎。

形式:

百字令.为冼玉清题所藏邝湛若玛瑙小冠,上有明福洞主四字隶书款

黄冠无分,叹仓皇兵解,空留残蜕。

剩此裹头遗制在,想象狂歌椎结。

绿绮声沈,兵符篆烬,柱后偏无缺。

辽东皂帽,算来还逊芳烈。

因念再易沧桑,曼殊运去,往恨应消歇。

却痛南交天柱折,珠海翻成鲸窟。

掷帻伤心,请缨虚愿,日夕循余发。

畸人往矣,萧条异代谁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