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淳于公归养

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

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

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

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官场生涯厌倦了风尘劳顿,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中高堂。
上奏的奏章言辞恳切,退位后的新生活焕然一新。
陶渊明以做官为耻,潘岳则乐于奉养双亲。
更何况在朝廷任职显贵,领取半份俸禄也无需担忧贫穷。

注释

宦路:官场生涯。
厌:厌倦。
风尘:劳顿。
高堂:家中高位者,这里指父母。
役梦频:频繁出现在梦境中。
拜章:上奏章。
辞旨切:言辞恳切。
致政:退位还政。
罢光新:结束旧有的光辉,开始新的生活。
陶令:陶渊明(以其为隐士的代称)。
羞为吏:以做官为耻。
潘生:潘岳(以其孝顺闻名)。
养亲:奉养双亲。
况:何况。
朝序贵: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半俸:半份俸禄。
岂:哪里。
忧贫:担忧贫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宋湜所作,名为《赠淳于公归养》。通过对全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于朋友淳于公辞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宦路厌风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宦路指的是做官的道路,厌风尘则是厌弃世间的喧嚣和尘俗。紧接着“高堂役梦频”一句,则描绘出淳于公在仕途上的辛劳与频繁的梦想。

第三、四句“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淳于公在向皇帝递交辞职书时,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致政罢光新”则意味着他放弃官职后,将迎接新的生活和希望。

下片转折,“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通过历史上的两个人物——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潘岳辞官得以侍奉父母——来比喻淳于公的选择。陶渊明因不愿做五斗米庸官而辞职,潘岳则是为了养育父亲而辞官。

最后两句“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表达了对淳于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淳于公虽然放弃了官位,但他的品德和才华仍然会让他在人生的其他领域取得成就,所以无需担心贫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辞官归隐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对其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收录诗词(3)

宋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

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

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赋灯

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

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绍兴乐府

天意回,皇母归。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

惟皇之孝,惟母之慈。陈仙仗,荐寿卮。

从之冢后与庶妃,奏之九成与咸池。

沓珍瑞,骈福祺,山陬水裔咸熙熙。

惟天之象,与帝之宜。千万年,无穷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次唐彦猷顾亭林韵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

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疏。

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

回首乌衣巷,凋零兵火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