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
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
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
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
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
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
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的山中饮酒、弹琴、嬉戏自然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丰富,想象力极其旺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一句,以秋风作为季节的转换点,渔翁出没无常,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则展示了诗人独自上山饮酒,抚琴自娱的情景,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写出了诗人放弃世俗约束,与大自然亲近到极点的行为,显示了对自由和本真生活的渴望。"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则是借景生情,通过泉水的声音和猿臂攀附长松的情形,描绘出一个清凉、宁静的山中秋日。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一句,以山中的翠竹和苔藓来衬托酒樽,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物与人工器皿之间的和谐共存。"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则揭示了一种道家思想,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饮酒后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不被世俗烦恼所扰。"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则是说醒来后仍旧沉浸在醉意之中,显示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几句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写出了诗人在梦中的一番奇遇,其中有对仙境的向往,有对神灵的敬仰,也有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不详
羸形感神药,削骨生丰肌。
兰炷飘灵烟,妖怪立诛夷。
重睹日月光,何报父母慈。
黄河浊衮衮,别泪流澌澌。
黄河清有时,别泪无收期。
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长叹。
月华不向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