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其九)

黄菊初花客未归,登高自试苧罗衣。

真娘墓上好红叶,伍相祠前多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江南景色,通过黄菊初开、红叶满地、翠微环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以“黄菊初花”开篇,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时光流转,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客未归”三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似乎在等待远方的旅人归来。诗人借登山之行,试穿苧罗衣,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品味。

“真娘墓上好红叶”,红叶与墓地形成鲜明对比,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又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真娘是唐代的一位歌妓,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她的故事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此处以红叶衬托真娘墓,或许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伍相祠前多翠微”,伍相祠则是对古代忠臣伍子胥的纪念之地。伍子胥因忠诚而遭陷害,最终投江自尽,他的故事象征着忠诚与牺牲。此处以“翠微”形容祠前的景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对伍子胥忠贞精神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交织着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在秋色中漫步,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题二乔观书图

乔家二女双芙蓉,一代国色江之东。

乱离唯恐埋百草,岂料一日俱乘龙。

江东子弟孙郎策,同住周郎道南宅。

弟兄不减骨肉亲,喜作乔家两娇客。

明年符死镜中妖,铜雀春深愁大乔。

自是阿瑜能了事,黄星一道随烟销。

小乔初嫁有如此,天下三分从此始。

风流顾曲本多才,风雨鸡鸣戒君子。

乔家教女善诗书,岂比小姑持刃为。

帐中草檄名汉贼,已知事属方颐儿。

君不见阿瞒老赎蔡文姬,博学才辩何所施,天下羞诵《胡笳》词。

形式: 古风

自题铁笛道人像

道人炼铁如炼雪,丹铁火花飞列缺。

神焦鬼烂愁镆铘,精魂夜语吴钩血。

居然跃冶作龙吟,三尺笛成如竹截。

道人天声閟天窍,娲皇上天补天裂。

淮南张涯人中杰,爱画道人吹怒铁。

道人与笛同死生,直上方壶观日月。

形式: 古风

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

成都画师称要叔,不独锦鸡兼写竹。

李升笔法最称神,万里云山出西蜀。

重峦叠嶂金碧堆,丹崖枫树如花开。

银河著地可望不可到,上有仙家十二之琼台。

峨眉玉垒天边落,万雉金城连剑阁。

雪山西蜀为武担,石镜清辉缠井络。

江边里牯似沈犀,水怪不敢湍金堤。

支机石在严真观,浣花水落少陵溪。

蜀王宫殿牛羊下,鼓吹却入鸡豚社。

雪飞水磨旧敲茶,春酿郫筒荷熟鲞。

草田麦垄烟光薄,交鹿呦呦雉角角。

何处山僧赤脚归?空林野水日欲落。

吴兴小赵精天机,出入内府阅秘奇。

亲摹此本第一幅,闭户三月忘朝饥。

老夫平生有山癖,草玄亭前双眼碧。

江上何处未归来,黄鹤高楼吹铁笛。

形式: 古风

题柳风芙月亭诗卷

主家池馆西龙塘,龙塘华国参差芳。

秋轮轧露春云热,水风杨柳芙蓉月。

星桥高挂东西虹,宫花小队烟花红。

金丝拂鞍长袖舞,夜静水凉神欲语。

草池梦落西堂客,吟诗一夜东方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