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雷渊所作的《叔献兄归隐崧山有诗见及依韵奉寄》。诗中描绘了叔献兄归隐后的生活情景和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几百千年一敬通”,表达了对叔献兄归隐行为的崇高敬意,认为这种行为超越了时间的长河,具有深远的意义。接着,“飘飘归袂振孤风”描绘了叔献兄归隐后的形象,衣袂飘飘,独行于世,彰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孤高风骨。
“平生自处神明在,衰俗无从议论公”两句,赞扬叔献兄虽身处世俗之中,但其内心保持清明,不为世俗所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品质。
“韶箾向来仪彩凤,弋矰何苦慕冥鸿”运用比喻手法,将叔献兄比作彩凤,而自己则如同弋矰(射鸟的箭),表达了诗人对叔献兄才华和志向的钦佩,同时也暗示自己虽有追求,却难以达到叔献兄的高度。
最后,“他年杖屦相寻处,三十六峰云雾中”预示着未来某日,诗人会再次拜访叔献兄,那时他们将置身于三十六峰的云雾之中,象征着两人友谊的深厚与纯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叔献兄归隐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崇尚,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金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