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应登的《秋兴二首(其二)》描绘了边关紧张的战事与朝廷的忧虑。首句“胡骑凭陵八月风”,形象地展现了敌骑在秋风中侵扰的情景,凸显了边境的动荡不安。接着,“羽书朝暮九华宫”描述了紧急军情日夜传递到皇宫,显示出朝廷对战事的关注和决策的紧迫。
“金吾宿卫临关外”写出了守卫边关的士兵严阵以待,而“宣府游兵集禁中”则反映了朝廷内部军事调动,加强了京城的防御力量。诗人通过“燕塞河山天下险”强调了地理形势的险峻,暗示了守卫的艰巨。
然而,诗的尾联“谁能补衮供臣职,莫遣宵衣损圣躬”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皇帝的担忧,他希望能有忠诚之士尽职尽责,同时提醒皇帝要保重龙体,避免因政务繁忙而过度劳累。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君主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