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二乔观兵图,用坡仙韵

英风侠气,笑蛾眉也似,江南人物。

妆罢韬钤书对展,绿字香生椒壁。

手握灵珠,胸藏慧剑,俊眼光如雪。

同心借箸,奇哉儿女人杰。

难得姊妹齐肩,环姿相照,并蒂双花发。

一缕炉烟喷鹊尾,仿佛阵云明灭。

人已飞仙,事经尘劫,凋尽姮娥发。

抽觞吊古,吴宫何处新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清代杨芸的《大江东去·二乔观兵图,用坡仙韵》是一首词,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为依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感慨。词中以“英风侠气”起笔,描绘了两位女性(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二乔——大乔小乔)的非凡气质,她们不仅美丽,更有男儿般的英勇与智慧。"妆罢韬钤书对展"形象地展示了她们研读兵书的形象,显示出她们的才情。

接下来,词人通过“手握灵珠,胸藏慧剑”赞美她们的内在力量,"俊眼光如雪"则进一步刻画她们的明亮眼神,展现出她们的洞察力。"同心借箸"一句,将她们比作能共谋大事的巾帼英雄,感叹其不凡。

词的下片转而描述二乔的姐妹情深,如同并蒂双花般灿烂。"一缕炉烟喷鹊尾"描绘了温馨的生活场景,但随后笔锋一转,"人已飞仙,事经尘劫"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凋尽姮娥发"则表达了岁月无情,美女易老的感慨。

最后,词人借酒抒怀,"抽觞吊古",遥想吴宫旧事,"吴宫何处新月"则以景结情,留下无尽的历史遐思。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赞美了二乔的才情与风采,又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收录诗词(78)

杨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碧城仙梦图

梦到仙灵境。叩琼扉、高寒无际,水晶盘迥。

依约碧城秋影外,一片琉璃光莹。

照清浅、银潢如镜。

露脚丝丝鸾背滑,怕天风、凉透吟魂醒。

扪珠斗,度瑶井。红霞缥缈看难定。

怪玲珑、阑干十二,更无人凭。

何处玉笙吹一曲,簌簌飞香满径。

经几度、碧桃烟暝。

好展琅玕笺百幅,尽三山、旧事闲题咏。

银毫点,墨花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齐天乐.七夕,纫兰招雪兰、蘅芳、蓉清、蕙如集生香馆,分题得曝衣楼

红楼十二阑干曲,深深曝衣庭院。

时样裁缝,称心颜色,细认旧时针线。凉生团扇。

怅叠却方空,薄罗新换。

暮检榴裙,隔年犹有泪痕泫。

兰期共设瓜果,约飞琼彩伴,作意消遣。

远道音书,寒闺刀尺,能数几家凄怨。月华如练。

渐砧杵西风,凤城吹遍。熏罢银篝,且教秦女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临江仙(其一)同纫兰四妹作,即呈雪兰大姊、蘅芳、蓉岑两妹,并怀顾羽素表妹,无锡王畹兰五妹

记得深闺邀女伴,相逢又早初春。

愔愔小语伴黄昏。茶烟青绕榻,帘影绿于云。

行向花阴同觅句,擘笺细写回文。

最怜小妹太憨生。戏拈双蛱蝶,替样画罗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同纫兰四妹作,即呈雪兰大姊、蘅芳、蓉岑两妹,并怀顾羽素表妹,无锡王畹兰五妹

记得梦回依角枕,文窗微袅晴丝。

关情最是五更时。海棠风一剪,寒暖早莺知。

螺子轻研深浅黛,起来慵画双眉。

日痕红过曲阑迟。雏鬟持粉箑,微笑索题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