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门介直二法王

几年白拂各横纵,垂死相看道味浓。

人在石头江月冷,诗从天半岫云封。

座前花雨三春梦,谷里松风午夜钟。

二老有心原不系,医巫闾下想飞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高僧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精神交流,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静谧与庄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联“几年白拂各横纵,垂死相看道味浓”描绘了两位高僧长时间的修行生活,他们的拂尘(象征修行工具)各自横放或竖立,暗示着他们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在生命的尽头,他们相互凝视,道味(佛法的韵味)愈发浓厚,表达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和对佛法的共同追求。

颔联“人在石头江月冷,诗从天半岫云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氛围。人在冰冷的江边石头上,月光洒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而“诗从天半岫云封”,则暗示了高僧们的思想境界如同云雾缭绕的山峰,高深莫测,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颈联“座前花雨三春梦,谷里松风午夜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意境。座前的花雨象征着修行中的美好瞬间,如同春天的梦境一般短暂而美好。山谷里的松风吹过,午夜的钟声悠扬,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景象,既是对修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映射,暗示着高僧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二老有心原不系,医巫闾下想飞筇”表达了两位高僧虽有修行之心,但并不被外物所束缚,他们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世界。想象着他们在医巫闾山下,可能是在冥想或是行走在山林之间,手中拿着竹杖(筇),自由自在,体现了他们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高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诗中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秭经

是知不可奈民艰,吴楚声名苦未閒。

须达布金为续命,东坡解带欲留顽。

交情只在死生际,立德偏于云水间。

惭愧报恩惟一杖,好寻猿鹤步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尔止兼讯元白彝仲

孤踪如鹤笔如泉,抖擞奚囊淡淡仙。

卖赋不酬兼卖卜,忧贫无计独忧天。

马融名下玄为首,荀淑筵中实最贤。

想得团圞风雪里,共斟白水奠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文寺昆仲兼讯令侄

安世威名海屿传,龙泉虽失笔如椽。

二难拮据寻灰烬,一代风流入品铨。

枝上鹊巢惊虎豹,枕边蠹简剩神仙。

东山屐齿须珍重,未了还须望阿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徐氏昆仲

钟山王气散残霞,犹向乌衣识旧家。

义士肝肠才子韵,人间富贵梦中花。

已知麟阁三秋草,何处青门五色瓜。

珍重玉函天藻在,伫看溟渤又飞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