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奉先西下乱山侵,涧道回旋入莫林。
翁仲半存行殿迹,莓苔尽蚀古碑阴。
秋山春水风流远,大定明昌德泽深。
却是宣和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这首诗描绘了奉先地区西下的旅程,山路崎岖,涧道蜿蜒深入茂密的树林。诗人感慨古迹犹在,翁仲石像仅存部分,象征着宫殿的遗迹,而古老的石碑已被苔藓侵蚀,显得沧桑斑驳。秋天的山水展现出岁月流转的风雅,大定与明昌两朝的恩泽深远。然而,诗人以宣和为例,暗示了奢华与亡国之间的关联,表达了对过于追求享乐可能导致国家衰败的忧虑。最后,诗人担忧即使有穹庐般的宫殿,统治者的心中可能并不真正关心百姓福祉。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具有历史的沉思和现实的警示意味。
不详
长白山高朔漠连,金源风致故依然。
千秋魂魄犹思沛,万里丘陵却到燕。
感事重翻江统疏,伤心莫问靖康年。
幽兰一烬雄图歇,汝水悠悠入墓田。
赤石夤缘宿吕梁,黄茅转盼失前冈。
百年身世如秦赘,一发功名愧楚狂。
投老计应吾土好,怀人情与莫云长。
梦回多少关心处,清镜朝来有鬓霜。
园居潇洒复何求,天际浮云任去留。
病枕夜长妨稳睡,吟筇冬暖散闲愁。
支离未就归田稿,汗漫虚疑驾海舟。
五十五年成底事,春风依旧屋东头。
海国栖迟岁又残,将心此日向谁安。
稻粱谋拙空垂翼,松菊情多稳挂冠。
社远渐惊诗思减,身闲聊得病怀宽。
清时事业诸公在,群盗中原莫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