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汉铙歌十八曲(其十八)石流》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诗中以“石流者,何汤汤”开篇,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水流奔腾汹涌的场景,犹如石头般滚滚而来。接着,使者从遥远的扶桑(古代东方神话中的太阳升起之地)而来,象征着神秘和尊贵。
“赤日所起,烂烂铄金而沃焦地”描绘了太阳炽热无比,光芒四射,连金子都会被熔化,土地仿佛被炙烤得焦黑。这里的“不爱宝石来献膏”表达了对使者不惜珍贵宝石的奉献,寓意着对皇权的忠诚和敬仰。
“汎恒沙,攀悬度”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使者们跨越重重困难,如沙尘般众多,艰难跋涉。最后,“奉明主,饵之与天齐数”表达了对明君的无比崇敬,将献上的宝石视为能与天命相媲美的礼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忠诚与奉献的赞美,具有鲜明的宫廷颂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