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盏华灯直万钱,谁知下里取薪然。
绮纨照耀舆台体,民得褐衣犹破穿。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时华灯璀璨的景象,但诗人赵蕃通过对比揭示出社会不公。"一盏华灯直万钱",形容华丽的灯笼价值昂贵,暗示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然而,"谁知下里取薪然",暗指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连取暖的柴火都难以获取。"绮纨照耀舆台体","绮纨"代表贵人的华丽衣饰,而"舆台"是地位低微的人,这里用华灯映照出贫富之间的鲜明对比。最后,"民得褐衣犹破穿",表达了即使是最低层的百姓,他们的衣物也破旧不堪,生活困苦。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踏土忧疑似踏船,土塍滑汰胜于舷。
川行可怖陆行苦,谁遣为之空自怜。
清虚亭上晚凭栏,正我扁舟堕险艰。
举酒纵君能酬我,未闻流水有西还。
万壑分争汹汹来,扁舟寸上亦难哉。
晚晴只有山堪看,望极还忧远思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