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见牛车因成二绝(其一)

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

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路边见到的一辆牛车,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句“由来得计在通津”,意为历来成功的策略在于畅通无阻的道路,暗含了对社会运行机制的肯定与期待。接着,“蚀尽冥冥古道尘”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的尘埃比作道路的污垢,被时间的流逝逐渐清除,象征着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犊子掣辕疲欲死”描绘了一幅牛拉车的场景,牛儿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疲惫不堪,几乎要倒下。这不仅是对动物劳动强度的直接描绘,也隐喻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最后一句“须知作俑是椎轮”,则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作俑”在这里比喻制造苦难,而“椎轮”则是古代车轮的一种形状,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苦难的根源。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改善现状的深切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道旁见牛车因成二绝(其二)

兼两正缘胜任取,摧辀终忌大圆生。

尺涂寸潦皆吾病,何必羊肠九折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李德素罢官归舒城三首(其一)

潇洒由来物外姿,文章满把尽珠玑。

飞黄蹀月终难绊,看取蘅皋手一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李德素罢官归舒城三首(其二)

朔风吹眼水溶溶,白社回香杳霭中。

千里沧洲帆一抹,遥知此日背冥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李德素罢官归舒城三首(其三)

水落淮天蟹子肥,三年游子片帆归。

东坡䆉稏黄云满,试傍林椒振客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