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待东风拆,池塘已自春。
试看源上客,犹恐是秦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不待东风拆”一句,意味着春天到来,不需要依赖东风(传说中催生万物的风)就能唤醒大地,池塘已经自然而然地充满了生机。这里,“拆”字用得十分生动,它既有解冑之意,也隐含着春天万物更新换代的景象。
“试看源上客,犹恐是秦人”,这两句则带有一丝历史的沉思和忧虑。诗人在桃花亭中赏心悦目,却不由得想起历史上的秦朝,那个著名的统一帝国。这里的“源上客”可能指的是流浪至此的人,或是象征着历史的过客。而“犹恐是秦人”的“犹恐”,表达了一种对过去历史的敬畏与忧虑,仿佛即便是在美好的春日里,也难以完全摆脱历史的阴影。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美景与历史沉重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详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
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田家轻脱屣,聊结净人缘。
影外香灯寂,清风百世传。
伤哉负薪子,五十始登朝。
空使埋羞处,山花复采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