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减字木兰花(其三)》,创作于唐末宋初,作者不详。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情感氛围。
"山城驿近。又报寒梅传驿信。远水孤村。月下何人与断魂。"
这里,"山城驿近"可能暗示诗人身处偏僻的边塞之地,而"又报寒梅传驿信"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通讯的渴望。"远水孤村"增强了这种孤独感,"月下何人与断魂"更是深化了这份哀愁,如同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幽芳在手。花木无情那得瘦。似此天真。好赠东阳姓沈人。"
而后半部分则是对一种美好的东西的赞叹,可能是一种植物(如幽兰),它在诗人的手中显得格外珍贵。"花木无情那得瘦"表达了对自然界无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脆弱和自我安慰。而末句"似此天真。好赠东阳姓沈人。"则可能是在赞美某种纯洁无瑕的品质,并表达了想要将这种美好送给特定的人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