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诗中的“王道已沦昧”表明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道德的颓废感到悲哀;“战国竞贪兵”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诗人提到“乐生何感激”,表达了对于古代英雄豪迈气概的赞赏之情,"仗义下齐城"则是对那些为正义而战、不惧牺牲的勇士们的崇敬。
在后两句中,“雄图竟中夭”显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英年早逝感到的无奈与遗憾;“遗叹寄阿衡”则是通过对古代名山的吟咏,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荣光无法复返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洞察力,更透露出其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