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武王赵陀墓

故国多荆榛,累累带丘陇。

北眷天井冈,莫辩尉陀冢。

缅惟称制时,中原已云滃。

闭关并扬粤,画甸赋秸总。

闽蛮渐东羁,瓯骆尽西拥。

黄屋并汉仪,威边自尊宠。

陆生隃岭来,班轮再南軵。

奉藩谨上书,正极众星共。

桂蠹贡虽入,湟溪道仍壅。

志远蒿里催,运往朝台耸。

黍苗被隧涂,麇鹿交町疃。

金凫幸不飞,银海岂能涌。

登垄踯躅歌,空有牧竖踵。

谁为雍门弹,千秋泪汹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南越武王赵陀墓的感慨与追忆。诗人以“故国多荆榛,累累带丘陇”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墓地周围荒凉、满目疮痍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北眷天井冈,莫辩尉陀冢”,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表达了对南越武王赵陀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墓地位置的隐秘与不易辨认。

“缅惟称制时,中原已云滃”,诗人通过对比南越与中原的历史发展,表达了对南越武王在位时期南越地区繁荣景象的追忆,以及对中原地区发展迅速的感慨。接下来,“闭关并扬粤,画甸赋秸总”描述了南越与中原的边界关系,以及南越地区在赵陀统治下的政治格局。

“闽蛮渐东羁,瓯骆尽西拥”则进一步描绘了南越周边民族的归附情况,展现了赵陀时期南越疆域的扩大。随后,“黄屋并汉仪,威边自尊宠”通过对比南越与汉朝的礼仪制度,强调了赵陀作为南越之王的地位与威望。

“陆生隃岭来,班轮再南軵”提到了陆贾出使南越的故事,象征着南越与中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诗人通过“奉藩谨上书,正极众星共”表达了对南越作为藩属国对中原的忠诚与敬意。

“桂蠹贡虽入,湟溪道仍壅”描述了南越向中原进贡的情况,以及道路的阻塞,暗示了南越与中原之间贸易的复杂性。接着,“志远蒿里催,运往朝台耸”表达了对南越武王赵陀远大的志向与功业的肯定,以及对其去世后朝台(即陵墓)的高耸。

“黍苗被隧涂,麇鹿交町疃”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植物与动物的生长与活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最后,“金凫幸不飞,银海岂能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赵陀墓地及其象征意义的保护与珍视。

“登垄踯躅歌,空有牧竖踵”描绘了诗人站在墓地前,心中充满感慨与哀思,仿佛只有牧童的脚步声陪伴着。最后,“谁为雍门弹,千秋泪汹汹”表达了诗人对南越武王赵陀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暗示了历史人物虽逝,但其影响与记忆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南越武王赵陀墓地的描绘与追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翻园

仲翔出会稽,材本东南美。

注易思深湛,裁书岸魁垒。

酒失获微愆,仙论积深憝。

一落交南州,蛾眉奈谗毁。

讲授颇窥园,苛林莳华蕊。

曲池今亦平,高台昔曾岿。

海滨遂弃捐,霸略岂不伟。

赐环竟无期,怀璧果何罪。

青蝇终吊客,斑竹歌山鬼。

拟招湘水魂,请慰延陵诔。

形式: 古风

刘王郊台

五季乱豺虎,历数未有归。

南汉骄自王,帝粤保南陲。

白龙表上瑞,圜丘祀苍祇。

乾亨首纪元,升坛列金枝。

荐德羞币玉,涤牲黩郊牺。

上帝肯居歆,祝史虚陈辞。

君昏社已屋,废台委山陂。

燔柴不复登,茂草鞠荒基。

鲁侯昔僭郊,已叹周公衰。

甘泉与雍畤,秦汉多陋仪。

矧兹蛟蜃国,禾黍岂足悲。

形式: 古风

菊湖

勇退返初服,澄心鉴天湖。

湖滨颇有菊,涧上亦有蒲。

考槃结蕙帐,捐佩思蒪鲈。

明公昔膴仕,赤舄逊硕肤。

裘马临淮海,图书归益都。

白麻竟不起,台衮何为乎。

夷尚且盍归,辞相千载孤。

山颓木已稼,西州恸行途。

江表复何赖,邻屋将瞻乌。

古礼重祭社,湖草今渐芜。

寒泉荐秋英,终古怀生刍。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罗浮

丹丘峙海隅,灵岳标云际。

蓬莱一岛浮,合影发灵秘。

日观齐石楼,朱明通地肺。

天鸡始一鸣,扶光彻幽蔽。

仰瞻控鹤天,俯瞩轩鸾地。

罡风扬扶摇,轻举非人世。

余本餐霞人,弱岁窥山笥。

言归白玉京,将谒青阳氏。

璿房暂可栖,玉树犹堪翳。

洞中拾朱草,日暮倚苍桂。

守一观我心,中夜存元气。

殷勤绿字篇,重订碧山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