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桑树丛中,楼阁耸立直入云端。
登高远望,秋意触发诗兴,笔下的文字仿佛描绘出国家的风土人情。
坐着忧虑高飞的鸟儿惊扰,笑着指向远方的朋友共感。
初次感到自己才情不足,试图跟上诗韵却力不从心。

注释

桑台:指桑树搭建的平台或高台。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造云空:直入云霄。
眺听:远望倾听。
秋兴:秋天引发的创作灵感或情感。
国风:指具有地方特色或反映国家风情的诗歌。
坐愁:坐着发愁。
高鸟:高飞的鸟。
远人:远方的朋友。
才情薄:才情不足,才华浅薄。
跻攀:努力追赶。
韵穷:诗韵的尽头,难以跟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的景象。开篇“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仿佛仙境的意境,其中“桑台”可能指的是武担寺西台,这里已被诗人想象为一处可以与神灵相通之地。"烟树"则增添了一份朦胧美,而"台榭造云空"更是将这种仙境感推向高潮,仿佛一切都在诗人的笔下变得轻盈而不真实。

接着,“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两句,表达了诗人登临所触发的思绪和情感。"眺听"一词传递出一种远望的悠长之感,而“逢秋兴”则点明了季节,秋天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怀旧与沉思。"篇辞变国风"显示诗人在此过程中,不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其文学创作也随之转换为更贴近于国家山河的体式。

第三句“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中,“坐愁”表现出诗人的沉思状态,而“高鸟起”则是这种思绪被打断的象征。"笑指远人同"一句,通过对远方之人的指点和微笑,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相通与理解。

最后,“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和情感都不够丰富的自谦,同时也表现出对前人的敬仰以及努力追随先贤文学风格的决心。"跻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攀登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紧密相连的人与自然、个体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2)

温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危轩重叠开,访古上裴回。

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云霄随凤到,物象为诗来。

欲和关山意,巴歌调更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三春种树梅兼李,十月看书雪替萤。

原公旧路唯三径,潘岳新年已二毛。

山底采薇云不厌,洞中栽树鹤先知。

形式:

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杏花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

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

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

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