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留别榆林士民之作谨步原韵

乾坤易色起边屯,忽变尧天舜日春。

化险为夷文亦武,爱民若子官如亲。

古来兴废知难定,乱后忠奸论始真。

患难相同归梓里,君恩未报各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首联“乾坤易色起边屯,忽变尧天舜日春”以天地之变喻指社会局势的突变,从边远之地到太平盛世的转变,如同春天的降临,充满了希望与生机。颔联“化险为夷文亦武,爱民若子官如亲”赞扬了文治武功并重,以及官员对民众的深厚关爱,形象地将官员比作慈爱的父亲,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颈联“古来兴废知难定,乱后忠奸论始真”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难以预测的感慨,以及战乱之后对忠奸之辨的重新审视,暗示了复杂的人性与世事的多变。尾联“患难相同归梓里,君恩未报各沾巾”点明了在共同经历困难后,人们回归故乡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未能报答君王恩德的遗憾与自责,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变迁、人性善恶、国家与个体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与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代、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

赵毓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以国学生应乡试,挑充国史馆誉录,历任汉阳、宜昌、武昌知府。莅官勤朴,举措惠民。有《退思余录》。其诗见于《赵氏族谱》

  • 生卒年:1838-1925

相关古诗词

潭溪怀古

涧溪溪水水茫茫,欲问东流意转伤。

万古关山总无改,千秋暮叶几苍黄。

景升儿子如豚犬,曹瞒奸雄空虎狼。

毕竟人和成帝业,君臣一体共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失题

何幸浮生八十春,一堂五世叙天伦。

喜同商第如林立,爱慕陈门九代亲。

秋老风霜知劲草,国危板荡识忠臣。

余生待到阴霾散,扶杖早朝侍帝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临终诗

好花艳冶自芳菲,风雨漂摇大梦归。

是有非无还净土,始知八十七年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天津余庆府敬老院

翠柳摇窗指嫩条,小鸟呢喃话清朝。

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