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题四弟画扇

不觉山行曲。数桁树,沿坡麓。

远望浮烟,近绕孤村浓绿。云起看山,似翠鬟初沐。

路横斜,石攒簇。扣茅屋。试括田家趣。

寻山果,摘园蔌。鸟雀喧晴,一卷楚辞閒读。

尽有閒田,种几丛秋菊。耦而耕,一生足。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碧牡丹·题四弟画扇》,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奭良。诗中描绘了山行所见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农村自然景色与淳朴农事的欣赏。

首句“不觉山行曲”,表达了诗人漫步山间,不知不觉中已深入其中的悠然心境。接下来,“数桁树,沿坡麓”描绘了山道两旁排列的树木,暗示了道路的蜿蜒起伏。远处“浮烟”与近处“孤村浓绿”形成对比,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生机。

“云起看山,似翠鬟初沐”运用比喻,将山比作刚洗过的秀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色在云雾中的清新之美。“路横斜,石攒簇”则刻画了山路的崎岖和石头的密集,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进入扇面画的细节描写,“扣茅屋”表现了诗人探访农家的愿望,而“试括田家趣”则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寻山果,摘园蔌”参与采摘活动,享受着自然的乐趣,同时“鸟雀喧晴,一卷楚辞閒读”描绘了晴朗天气中读书的惬意场景。

最后两句“尽有閒田,种几丛秋菊。耦而耕,一生足”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给自足生活的理想追求,希望在空闲的田地里种植菊花,与伴侣一起耕作,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野田园画卷,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收录诗词(135)

奭良(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喝火令.题扇

砑纸调铅粉,凝妆却翠钿。不知雕饰本天然。

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

春光已是十分妍。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

记否当年,百花头上意绵绵。

形式: 押[先]韵

殢人娇.题并蒂芙蓉卷子

仙种移来,近水自然修洁。曾几日、合欢带结。

罗浮凤茧,化蹁跹双蝶。是作伴菱花,肯同桃叶。

晓日初笼,绛云低裛。可禁得、露华摇拽。

娟娟斗艳,似牟珠衔接。快到了桂枝,向人香烈。

形式:

八声甘州.题机影图

抚婴倪儋耳路八千,襁负怎归来。

只苍头黄犬,般散趯跳,水阻山挨。

觅得浮家暂伏,蓬荜隐城隈。

夜绩何时歇,灯烬频催。

郑重青毡故物,听书声乍绩,杼影长陪。

说劬劳往事,风木有余哀。

莫更提、万钟五鼎,念家山、鹤影一徘徊。

泷冈表,何时磨泐,照耀珠崖。

形式:

寿楼春.寿慕韩,时寓津门

长松天崇隆。历肤云泰岱,膏雨岐丰。

自有夷吾江左,坐人春风。丹水上,青门东。

是意行、羁栖游骢。合雁户徯童。

鹰师海客,翘首望归鸿。韶光艳,花香浓。

看灵椿倚翠,文杏吹红。最好清阴鸣鹤,俊游乘龙。

门阀贵,金芝封。更一堂、芄兰葱葱。十年黑头公。

生申具瞻维岳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