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閒。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麈,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忙碌的尘世中疲于奔波,偶尔能偷得片刻僧人的清闲。
心中已远离清凉境界,世间万事如同梦境般虚幻。
整天在禅房中挥洒着洁白的麈尾,何时能与你在仙岭共赏冰雪容颜。
我知道你有妙法消解炎炎暑气,很快就能带着美玉归来。

注释

汩汩:形容水流不断或人马众多。
红尘:指世俗社会,比喻尘世的纷扰。
僧閒:僧人的清闲生活。
一心:全心全意。
清凉处:指心境宁静、超脱尘世的地方。
禅房: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冰颜:形容女子容颜如冰雪般清冷美丽。
消烦暑:消除烦恼和炎热。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之物。
出道山:离开道山(隐居之处),回到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寻找清凉之地,以逃离红尘的喧嚣。"汩汩红尘倦往还"一句,通过对红尘喧嚣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疲惫和厌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脱离世俗、追求宁静的心境。

"偶来偷得似僧閒"表明诗人偶尔能够找到片刻的闲适时光,这种状态就像佛寺中的清净之所,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一心自别清凉处"则更加强调了诗人对于清凉之地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万事如经梦寐间"用梦境来比喻世间万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看破红尘的情怀。这种情感体验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尽日禅房挥玉麈"描绘诗人一整天都在禅房中挥洒墨香,陶冶于艺术之美,忘却时间的流逝。"几时仙岭对冰颜"则是对未来某个清凉山谷的向往,那里的景色如同冰雪一般清纯,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避暑胜地。

最后两句"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林乔年学士)具有消暑解热之术的赞赏,以及对其修炼成就的肯定。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高洁生活境界的共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夏日避暑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梅圣俞感李花

朝摘桃花红破萼,暮摘李花繁满枝。

客心浩荡东风急,把酒看春能几时。

舞衣未放哀弦阕,鷤䳏欲鸣花影绝。

将军白首不功名,霸陵千古流青血。

形式: 古风

和敬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园池对月即事之作

小庭追凉月生衣,红蕖静对丹桂枝。

凌波亭亭仙佩冷,弄香袅袅香风吹。

百忧身世得一笑,二妙风流此一时。

阑干独夜发深省,凭诗寄与心相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景彝诮扶出者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

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

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

诃卒窥其旁,执衣来叩楹。

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

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

利禄非可苟,辱甚舍弗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郊祀庆成诗(其二)

有宋乘炎运,于今迈百年。

祖功虽不易,子圣自能传。

宝历迎长至,神丘放大圜。

灵宫千福降,清庙一诚专。

翠仗钩陈下,青城斗极边。

侧班回众弁,虚次待高烟。

晦雾初宵断,晴云未晓鲜。

天形何磊落,帝步亦周旋。

丽泽沾鱼鸟,休歌被筦弦。

欢声兼岳动,和气与春连。

在昔开鸿业,斯民入化甄。

监危常栗栗,受祉更乾乾。

此日膺神筴,孤臣老禁筵。

愿将成命颂,独奏迩英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