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郑洪所作的《寄楚良》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画面。
首联“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以八月的清爽之气和两座山峰的青翠欲滴,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绿意盎然,令人赞叹不已。
颔联“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转而描述了历史遗迹的景象。苏公堤上,往日的杨柳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岳武坟前茂密的薜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逝去。
颈联“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则将视角转向边关与江面,烽烟与风浪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战争与动荡,以及边塞之地的壮丽与险峻。
尾联“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历与归乡之感的对比思考。在诗人看来,尽管远方有着壮丽的景色与丰富的经历,但最终还是觉得归来更为美好,湖面上菱角与芡实满布,白波荡漾,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归乡之情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