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滴水岩

朦胧秋月助光辉,飘泊春风溅客衣。

百尺水晶帘不捲,数峰巫峡雨长飞。

羽觞脩禊行将近,蜡屐登山定不稀。

自恨云岩迹如扫,仗君借眼瞩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月春风、滴水岩畔的静谧景象。首句“朦胧秋月助光辉”以“朦胧”二字勾勒出月色的柔和与朦胧之美,秋月的清辉在这样的夜晚显得尤为动人。次句“飘泊春风溅客衣”则通过春风的轻拂和衣衫被溅湿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感受,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微风中的凉意。

接着,“百尺水晶帘不捲”一句,将滴水岩的环境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百尺高的水晶帘比喻为瀑布或滴水形成的透明帘幕,未被卷起,暗示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而“数峰巫峡雨长飞”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峰,巫峡的雨滴在空中悠然飞舞,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后四句“羽觞脩禊行将近,蜡屐登山定不稀。自恨云岩迹如扫,仗君借眼瞩芳菲。”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羽觞脩禊,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在春日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此处借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蜡屐登山,说明了诗人愿意亲自前往欣赏这些美景的决心。然而,最后一句“自恨云岩迹如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同时也寄希望于友人能帮助自己“借眼瞩芳菲”,即通过友人的视角来欣赏这些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滴水岩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

常传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一)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几淹留。

五羊旧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节亭亭心益壮,清吟一一思如流。

壶浆满道争迎处,昼锦应先驻虎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二)

铙鼓喧喧逐迅流,旆旌明灭拥行舟。

三吴作镇侯藩重,一道提兵帝泽优。

锦里江山归兴逸,鉴湖风月到时秋。

祇应图任须元老,促召犹能驻虎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夕郎暂去赤墀班,宠佩藩符出汉关。

江国正逢鲈味美,里闾先著锦衣还。

赏追贺监湖边月,醉陟秦王瓮畔山。

万壑千岩常在眼,诗情应喜讼庭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诗一首

太一峰前是我家,满床书籍旧生涯。

春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