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馀生。

二升畬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

莫笑开单成净供,也能扪腹作徐行。

秋来更有堪誇处,日傍东篱拾落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溪边的朋友留下鱼儿不愿烹煮,直接用粗茶淡饭供给我度过余生。
两升糙米煮出香气扑鼻的米饭,一把菜心清淡地熬成羹汤。
别笑我简朴的饮食成为清净的供奉,也能满足地抚着肚子慢慢行走。
秋天更有值得夸赞的地方,就是在东篱下捡拾落下的菊花瓣。

注释

溪友:朋友住在溪边。
烹:烹煮。
蔬粝:粗茶淡饭。
馀生:余下的生活。
畬粟:糙米。
香炊饭:香气扑鼻的米饭。
畦菘:菜心。
淡煮羹:清淡地熬成羹汤。
莫笑:别笑。
开单:简朴的饮食。
净供:清净的供奉。
徐行:慢慢行走。
秋来:秋天来临。
堪誇:值得夸赞。
日傍东篱:在东篱下。
拾落英:捡拾落下的菊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简朴与自得其乐。首句“溪友留鱼不忍烹”表达了对自然赠予的鱼儿的怜爱,不忍心将其烹饪,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直将蔬粝送馀生”表明诗人以粗茶淡饭度日,生活虽然简单,却能安然度日。

“二升畬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细致地描绘了诗人日常饮食,用自家种植的粟米炊饭,新鲜的菘菜煮羹,香味清淡,反映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诗人并不介意这样的简餐,“莫笑开单成净供”,他甚至觉得这种清净的饮食方式也是一种修行。

“也能扪腹作徐行”描绘了诗人悠闲散步的情景,即使没有丰盛的食物,也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最后,“秋来更有堪誇处,日傍东篱拾落英”则点出秋天的丰收季节,诗人可以在篱笆边捡拾落下的花朵,这不仅是食物的来源,更是生活的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山居叠韵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形式: 古风

山泽

我本山泽人,散诞傲簪裳。

宦游五十年,天遣还农桑。

东阡南陌间,吾亦爱吾乡。

楚祠坐秋社,隋寺观夜场。

醉迷采苍耳,旅饭炊黄粱。

自疑太古民,百年乐未央。

有时闲暇时,颇复诵老庄。

亦尝游岷峨,略闻度世方。

气为东道主,主安客自长。

却后五百年,见我灞城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鞦韆蹴鞠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形式: 古风

山家暮春二首(其二)

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

晴光生蝶粉,暖律变莺吭。

麨美群儿竞,蚕饥小妇忙。

深知游宦恶,穷死勿离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