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琴图

我有太古琴,珍藏重千金。

欲以弹古音,简淡不合今。

人心欲以弹今音,手指羞涩空沈吟。

伯牙弦绝钟期死,后世惟传画图耳。

抚图三叹写新诗,林外飘风送官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抚琴图》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中通过描述一幅抚琴图,展现了琴与音乐在不同时间、不同人心中的价值与意义。

首句“我有太古琴,珍藏重千金”点出了琴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上的珍贵,更在于它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接着,“欲以弹古音,简淡不合今”表达了对传统音乐的追求与对现代音乐的疏离感,暗示了时代变迁中艺术与人心的冲突。

“人心欲以弹今音,手指羞涩空沈吟”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冲突的深层原因——人们渴望适应时代,追求流行,却因内心深处对传统的敬畏和对创新的不自信而感到犹豫和困惑。这反映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人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的难题。

“伯牙弦绝钟期死,后世惟传画图耳”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强调了音乐与知音之间的深刻联系。在这里,伯牙的琴声与钟子期的理解相得益彰,一旦失去知音,音乐的意义便难以完整传达给后世。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感慨,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反思。

最后,“抚图三叹写新诗,林外飘风送官徵”将画面与情感升华至新的境界。诗人面对抚琴图,思绪万千,三叹之余,以诗抒怀。自然界的风吹过,仿佛带走了尘世的喧嚣,留下的是对音乐、对艺术、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这里的“官徵”可能象征着世俗的束缚或追求,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强调了在纷扰的现实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抚琴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深情缅怀、对现代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个人心灵成长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音乐的诗,更是一首关于时代、关于人心、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哲思之作。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题墨鹭

皎皎如玉雪,亭亭天下洁。

胡为染缁尘,鹈鹙浑无别。

呜呼请君且勿憎,闻道有人曾鬻僧,十万良民俱变形。

形式: 古风

夏仲昭画竹为吴进士题

君不见辋川王郎铁钩锁,渔阳尘飞竟摧堕。

君不见江南李主金错刀,澄心堂纸同烟销。

宋家写竹文与苏,不求文字称士夫。

息斋板刻不足数,房山尚书特奇古。

俱随物改世见稀,我朝好手尚属谁。

九龙山人王友石,毫素争先化工力。

当时挥洒未足珍,于今一纸千金值。

太常清卿得真传,风流潚洒与差肩。

宛如指活妙书法,阳冰古劲张旭颠。

紫宸朝回写此幅,远近纵横万枝玉。

鹧鸪吟雨下江皋,猿猱号烟度岩曲。

湘灵瑶瑟廿五弦,凄凄切切如流泉。

长日相看竟忘寐,个中妙趣言难传。

乃知此老真奇绝,饱弄清风与明月。

古来数辈皆其俦,兴酣还陋芭蕉雪。

镡津进士吴延陵,冲襟素抱天下清。

得之不啻如拱璧,一洗东华尘梦醒。

持来索我为题品,务令满帧烟云横。

我辞鄙朴我手拙,那能垂世称三绝。

恰有紫醪双玉瓶,九京唤起李骑鲸。

剡溪锦笺三十丈,稿草还须张伯英。

呜呼若人不可作,浩荡高怀竟何托。

反覆卫公淇澳诗,目送翩翩海天鹤。

形式: 古风

巧石歌

麻姑夜谒西王母,沈醉归来鸾髻亸。

道人飞剑蹑罡风,斫得髻稍云一朵。

婀娜玲珑似掌高,玉山春晴烟雾消。

置我笔山砚池侧,小斋清绝无虚嚣。

从知此石还胜髻,世间高髻多为妖。

呜呼汉宫唐殿兰膏馥,玉环飞燕终遗毒。

不如对此书快读,起来普作天下苍生福。

形式: 古风

双松图寿宜兴李尚文

阳羡溪山淑气钟,何年产此双乔松。

百里深根蟠厚地,千寻黛色拂高穹。

星斗流光点上下,羲娥倒影述西东。

般倕投斧不敢聣,万牛之力将何庸。

明堂梁柱久觖望,但令万壑号清风。

一枝秀耸扶桑侧,沐浴雨露参飞龙。

乃有仙人张果老,自称神尧之侍中。

青眸阊阖走列缺,玉齿□笑驱靊霳。

高坐松阴发孤咏,抚弄造化如孩童。

翩翩驾鹤上谒蓬莱宫,回视此松兮与天地而无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