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屏山掩翠敞华堂,巧燕初归拣画梁。
寂坐安闲忘俗虑,益知仙府昼何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宫廷生活场景。首句“屏山掩翠敞华堂”,以“屏山”隐喻宫中的隔断,通过“掩翠”描绘出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紧接着“敞华堂”则展现出宫殿的豪华与宽敞。次句“巧燕初归拣画梁”,巧妙地运用了“巧燕”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燕子的灵巧与归巢的情景,也暗含着对宫中建筑之美的赞美。燕子在挑选画梁上筑巢,既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宫中生活的细腻与精致。
后两句“寂坐安闲忘俗虑,益知仙府昼何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宫中寂坐,享受着安逸与宁静,忘记了尘世的烦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益知仙府昼何长”一句,将宫中生活比作仙境,暗示了这种生活的超脱与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宁静,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不详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云华重辑叠层峰,宝构高骧萃彩虹。
环碧对池临翠圃,一沟春水远相通。
琳庭节物乐无涯,又是馀寒易岁华。
昨夜雪晴天气好,后园初进腊梅花。
旋题玉额起层楼,三阁图书集校酬。
近日得增新碧榜,显谟相继缮徽猷。
秘阁初生瑞竹双,碧栏杆外玉墀旁。
连柯并干扶疏叶,带月萦风兴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