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盱眙

县郭高临紫翠间,泊舟乘兴一跻攀。

荆扬南望无多路,淮楚西来第一山。

僧舍径幽松影合,水祠碑在藓痕斑。

登临不用悲今古,渡口寒潮日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登盱眙》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盱眙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县郭高临紫翠间”,以“紫翠”形容盱眙县郭周围山色之美,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诗人乘船而来,兴致勃勃地踏上登山之旅,“泊舟乘兴一跻攀”,生动地展现了他探索自然之美的急切心情。

接着,“荆扬南望无多路,淮楚西来第一山”,诗人眺望远方,南至荆扬之地,西至淮楚山脉,盱眙恰是这条线路上的第一高峰,突显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与独特。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发现,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觉醒,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僧舍径幽松影合,水祠碑在藓痕斑”,这两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宁静景象。僧舍隐于幽静的小径之中,松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水边的祠庙上,青苔斑驳的碑文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敬畏,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最后,“登临不用悲今古,渡口寒潮日往还”,诗人站在山顶,面对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然循环,心中没有哀叹,只有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接纳。渡口的寒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眼前景致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

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

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客中元夕对月

异乡何处看灯好,片月多情对客悬。

遥忆故人千里共,又看新岁一番圆。

愁中灯火逢今夕,醉里笙歌记往年。

踪迹漂流难定止,举杯端欲问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塞述怀

欲扣天关杳不通,身投荒服远从戎。

王孙谁复哀韩信,行伍何繇拔吕蒙。

风折布棱边地冷,月明笳吹塞楼空。

丹心去去终期报,卑下那能得战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从役

鹤骨昂藏七尺身,年来趋逐困红尘。

顺时语笑皆非我,在已形骸转属人。

贫窭每遭同辈侮,迂疏常畏宰官嗔。

独能枕上番番梦,尚与沧波白鸟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