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悻怀(其四)》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命运的深刻洞察。
首联“琴挑梭拒只逾时,羞检当初本事诗”,以琴挑梭拒的典故比喻情感的微妙与难以把握,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同时,“逾时”和“羞检”则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后悔,以及面对情感时的尴尬与难言之隐。
颔联“得鹿固藏原是幻,亡羊追补已嫌迟”,运用了得鹿与亡羊的寓言,进一步阐述了情感与命运的虚幻与不可逆转。得鹿者固然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往往只是幻象;而亡羊之后的追悔,则显得过于迟缓,无法挽回已逝去的一切。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中许多美好与遗憾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颈联“情丝拼割防人笑,苦趣深尝有婢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割舍的勇气与孤独。在情感的纠葛中,为了不被他人嘲笑,不惜割断情丝,但这痛苦的经历,只有自己最深切地体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情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在社会规范与个人情感之间挣扎的现实。
尾联“一任绿鹦憔悴死,他生莫再种相思”,以绿鹦的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消逝与终结。即使绿鹦因情感的折磨而憔悴至死,诗人也决意不再重蹈覆辙,不再播种新的相思。这不仅是对过去情感的彻底告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情感、命运、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探索,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救赎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