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其一)

绛罗衫子雪肌肤,一种香甜绝胜酥。

消渴液寒青玉髓,脱囊盘走水晶珠。

阿环风味差堪拟,卢橘芳名亦少殊。

饱啖拚教烟爨绝,不辞人唤作狂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描绘了荔枝的色、香、味以及食用时的情趣。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荔枝的诱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绛罗衫子雪肌肤”一句,以“绛罗衫子”比喻荔枝的外皮,以“雪肌肤”形容其内果肉的洁白细腻,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色泽与质地之美。接着,“一种香甜绝胜酥”则直接点明了荔枝的独特香气与甜美口感,将其与酥相比,强调其超凡脱俗的美味。

“消渴液寒青玉髓,脱囊盘走水晶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口感与食用过程。前句中的“消渴液”指荔枝汁液清凉解渴,犹如珍贵的青玉髓;后句则通过“脱囊盘走水晶珠”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剥开荔枝壳时晶莹剔透的果肉如珍珠般滑落于盘中,既展现了荔枝的形态美,也暗示了食用时的愉悦体验。

“阿环风味差堪拟,卢橘芳名亦少殊”两句,通过对比,赞美荔枝的风味独特,难以与他物相媲美。其中,“阿环”可能是指某位女子,这里借以表达对荔枝风味的赞美之情。“卢橘”则是另一种水果,与荔枝并称,但在此处仅作为比较对象,强调荔枝的非凡之处。

最后,“饱啖拚教烟爨绝,不辞人唤作狂奴”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深,即使吃得满口生烟,也不在乎,甚至愿意被人称为“狂奴”,充分体现了对荔枝的痴迷与热爱。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态度,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色、香、味的诱人之处,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与食用时的快乐氛围。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荔枝(其二)

江家色绿宋家红,曾识端明谱牒中。

到此得尝过玉食,无劳想象判丹枫。

诗才漫说穷骚雅,兴味犹应傲上公。

万事灰心殊不恶,只愁海飓阻筠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莲蕉(其一)

奇花多变态,颜色红于火。

风物类海南,不似莺花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哿]韵

莲蕉(其二)

已长叶中花,更生花上叶。

我欲剥蕉心,酒痕映双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叶]韵

美人蕉

亭亭清影绿天居,扇暑招凉好读书。

怪底弹文出修竹,美人颜色胜芙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