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望岭》由元代诗人王恽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崎岖之路与人生困境时的深刻思考与豁达态度。
首句“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描绘了旅途的艰难,溪流与山岭虽非遥不可及,但行进其间却需耗费半个月的时间,暗示了人生的道路虽不漫长,却充满挑战与艰辛。
“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两句,诗人强调在面对困难与抉择时,应具备勇气与智慧,适时地后退一步,以顺应天意,期待着能够平安归来。这里蕴含了对人生策略的深思,即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或放弃,以达到最佳的结果。
“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进一步阐述了面对逆境的态度。即使在多灾多难的情况下,也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必勉强自己去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提醒人们在顺应时势的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尴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尊严。
最后,“越禽忻我往,长路语关关”以自然界中的景象作为结尾,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长途飞行中发出的鸣叫声,既是对旅途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这里的“越禽”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依然满怀喜悦地前行,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智慧选择,以及对自由与尊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