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

不到灵房二十年,背依丛岭面平山。

风吹桧柏周遭雨,地蹙冈峦寸尺烟。

合有高亭临绿筱,恨无长甃引清泉。

携筇占得频来往,谁似香山白乐天。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的《忆灵泉山寄龚辅之谏议丈》,通过描绘灵泉山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首联“不到灵房二十年,背依丛岭面平山”,开篇即以时间跨度和空间方位勾勒出灵泉山的地理位置,二十年未至,背靠密林,面向平缓的山峦,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氛围。

颔联“风吹桧柏周遭雨,地蹙冈峦寸尺烟”,进一步描绘了灵泉山的自然景象。风吹过桧柏,带来阵阵雨意,地面被烟雾缭绕,仿佛寸尺之间都弥漫着云雾,展现出山中雨后清新的景象,以及山峦在烟雨中的朦胧美。

颈联“合有高亭临绿筱,恨无长甃引清泉”,表达了诗人对于灵泉山美好景致的想象与期待。想象中,山中有高高的亭台,临水而建,周围绿竹环绕,却遗憾没有长渠引清澈的泉水,增添了几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灵泉山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携筇占得频来往,谁似香山白乐天”,诗人自比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表达了自己对灵泉山的频繁探访,以及对能够像白居易那样享受山中生活、远离尘世喧嚣的渴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灵泉山的喜爱之情,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泉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收录诗词(198)

刘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余翼赠陈长史绘

变化洪纤付一陶,中楹瞻望赭纱袍。

有才元子名为污,失意刘蕡策自高。

青史异时观壮士,黄衣何日调南曹。

居闲更觉新诗好,词力还堪仆命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观棋

昼永风闲玉局平,机心相轧掌中兵。

敌家只欲乘虚夺,完地何劳用劫成。

纵使仲宣强记在,枉将陶侃寸阴争。

旁观有诀君须信,大抵骄贪悔吝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盛陶索诗录近作数篇以长句将之

太白溪边思会遇,九华峰下共登临。

高楼一别江南醉,几岁同为塞北吟。

漳浦旧怀多感慨,建安遗响未销沈。

言虽穷苦君能听,试写孤音入夜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月二日过吴德仁二首(其一)

清门令德江南吴,三纪兰洲心自娱。

明时中林隐君子,蚤岁东门贤大夫。

老去笑谈惟玉麈,病馀风韵更冰壶。

世于出处罕无意,两忘未见斯人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