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次韵吕仲仁

万落千村寒食时,满天晴日散游丝。

轻蹄踏草怜初碎,高帽冲风怯半欹。

岁祀屡随公例出,韶光暗与赏心期。

秾桃艳李相将发,谁说阴山春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时节山行的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首句“万落千村寒食时”,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期间,乡村万落沉浸在节日的宁静之中。接着,“满天晴日散游丝”一句,以晴朗的天空和飘荡的游丝,营造出一种轻盈、自由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享受着春天的恩赐。

“轻蹄踏草怜初碎,高帽冲风怯半欹”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行人的活动。轻快的脚步在嫩绿的草地上留下痕迹,诗人对新生事物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高高的帽子在风中摇晃,既体现了行进中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春天的微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岁祀屡随公例出,韶光暗与赏心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遵循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每年寒食时节,诗人会跟随惯例出游,与大自然的美好时光不期而遇,心中充满喜悦。

最后,“秾桃艳李相将发,谁说阴山春到迟”两句,以繁花似锦的桃李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早到的欣喜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回应了题目中的“山行”,将目光投向远处,似乎在思考更广阔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食时节山行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春日行旅画卷。

收录诗词(30)

杭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晴凉甚在阙左池上作次韵

西山昨夜一雨飞,高城凉色早侵衣。

闻钟长乐朝初散,候敕承明立未归。

御气天香通碧落,林光池影动清晖。

龙颜咫尺何由睹,缥缈云中望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中秋对月次韵

满庭金粟散仙葩,天上团团树不斜。

寒溢练光如沁水,晕生珠彩欲成霞。

百年秋色平分夜,一片归心万里家。

刚待明朝看又缺,争教衰鬓不添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至宁德喜与君聘一会

入山正苦逢人少,忽报君来两日先。

事在不期真足喜,会于偶得亦何缘。

长更话对孤灯雨,别馆寒分半榻毡。

身到异乡同是客,此怀相藉转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武夷次罗一峰韵

断合溪流去复回,此中灵秘是仙胎。

枯槎架壑船空在,蜕穴埋云骨未灰。

壁绝两厓悬紫翠,祠深九曲漫蒿莱。

欲寻碧水源头路,斜日夷犹一棹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