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不为鲈鱼也合归”,表明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如同人们常说的“为了那美味的鲈鱼而归去”一样,诗人也有返回家乡的愿望。这里的“鲈鱼”象征着归乡的诱惑,表现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
“山中鸡黍正秋肥”,则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家乡的鸡和黍(一种谷物)都已丰腴成熟,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丰饶,也暗示着诗人对简单农耕生活的怀念。
“东篱菊在家来好”,诗人提到自家的菊花,表示只要回到家中,就能远离世间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东篱”可能是指自己家中的某个特定位置,而菊花则象征着清高脱俗。
最后,“莫学渊明较是非”,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像古代的哲学家庄周(渊明)那样过分地去辨别世间的是非。这里的“渊明”即指庄子,他在哲学中主张顺应自然,不争论对错。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心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归乡情结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远离尘嚣、保持心灵清净的追求。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丞相当年握笔时,封胡羯末总佳儿。
后来家有无穷事,便是天仙也不知。
一纸郇云傲劫灰,慈亲一见一心摧。
如今王谢堂前燕,飞入人家更不回。
谢砌诸郎入寄奴,机云忘祖亦忘吴。
一门一品如今有,三世三忠自古无。
赤叶冈头送客行,峰回路转石桥横。
小春天气晴偏好,禾稼新收麦又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