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
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證此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体验。"译案多年润法音"描绘了翻译佛经多年的积累,使得佛法的声音更加深入人心。"性根虽钝信根深"则强调虽然个人的悟性可能不敏锐,但信仰坚定深厚。"无明不起冤亲等"指出在佛法中,没有迷惑就没有对亲疏的分别,体现了佛教平等观。最后"应有龙天证此心"表达了诗人相信通过修行,连龙天神祇也会见证并肯定这种内心的净化与觉悟。整首诗寓含了对佛法修行的执着与信念,以及对佛法智慧的深刻领悟。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蕤宾布序逢良月,条达延祥记令辰。
仰奉椒涂宣内治,永昭芳誉冠虞嫔。
芳园踏草迎嘉节,紫掖鸣环奉鞠衣。
渥惠日新鸿庆远,永隆徽序耀层闱。
宴寝奉朝鸣采玉,良辰袭庆表长丝。
仰承中壸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
万宇清和当圣日,千门采拾遘良辰。
上真鸿绪宜蕃衍,从此高禖美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