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辉阁诗

拂拂精蓝护翠云,几番雷雨卧龙兴。

两贤高躅明千佛,三世传家又一灯。

白社风流原有地,青编事业岂依僧。

山川姓字从兹响,看取天衢次第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轻轻的蓝色守护着翠绿的云彩,经历了多次雷雨后,卧龙般的人物开始兴起。
两位贤德之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如同照亮千座佛像的明灯,三代传承的家族又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
白社的风流传统源远流长,青编(书籍)的学问事业并非只依赖于僧侣。
山川的名字从此有了回响,期待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注释

拂拂:轻轻的。
精蓝:蓝色的天空或比喻清明的天空。
翠云:翠绿的云彩,形容景色优美。
雷雨:自然现象,象征变革或挑战。
卧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白社:古代学者聚会的地方。
青编:指书籍,古时书籍多用竹简,青色的竹简编成。
山川姓字:山水之地,代指国家或地域。
天衢:天路,比喻仕途或晋升之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神圣的场景,以"拂拂精蓝护翠云"起笔,形象地展现了精蓝(可能是寺庙)被翠绿的山云环绕的宁静气象。"几番雷雨卧龙兴"暗喻着经过风雨洗礼后,寺庙仿佛卧龙般重焕生机。

"两贤高躅明千佛"赞美了两位贤德之人,他们的高尚足迹照亮了千座佛像,象征着智慧与精神的传承。"三世传家又一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世代延续的教化之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家族和佛法的道路。

"白社风流原有地"提到的白社,可能是指文人雅集之地,表达了这个地方不仅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是传播佛法的重要场所。"青编事业岂依僧"则表明,弘扬佛法并非单纯依赖僧侣,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最后两句"山川姓字从兹响,看取天衢次第登",将寺庙的声誉与山川大地相连,意味着其影响力将随着时光流逝,逐渐在世间流传开来,期待后人能相继攀登学问与道德的高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寺庙文化传承与教化作用的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延续的期许。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新亭落成

峭壁擎空不偶然,自从开辟我周旋。

放开西北三边地,托起东南一片天。

得句谩酬康节韵,知音未断伯牙弦。

太平风蕗真堪老,不属枯禅不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溪南遇雨

溪风飒飒雨霏霏,秋满蘋汀独步归。

丹噀园林棠叶老,锦缠篱落豆花肥。

眼前风景依然在,个里光阴得者稀。

忆著岁寒云壑上,山禽对雨傍人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月一日睡起

帖帖冬窝眠正稳,剥地钟声忽敲醒。

起来空堂一事无,日弄波纹满窗影。

形式: 七言绝句

九月朔示二小侄孙

有客踵我门,喜我得男孙。

得男人所喜,为男岂不尊。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作四方志。

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