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次丘时雍登庐山》。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庐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感悟。
首联“曾步匡庐最上头,紫阳书院也淹留。”开篇即以“匡庐”点明地点,庐山别称匡庐,诗人曾在此最高处漫步,随后又逗留于紫阳书院,展现了一段悠然自得的时光。
颔联“幽寻未遍神仙窟,远谪还来山水州。”诗人深入探索,未尽览神仙洞府之奇,却因某种原因远谪他乡,再次来到这山水环绕的州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颈联“天上羲和奔日驭,人间蛮触战蜗牛。”运用比喻手法,将太阳神羲和驾驭日车在天空中奔驰,与人间微小的争斗形成对比,寓意着宇宙间的宏大与人类生活的渺小,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尾联“回思五老长如旧,顾我萧条鬓易秋。”诗人回首往昔,五老峰依旧巍峨,而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岁月无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