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渔歌子》由清代诗人王昙影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哀愁与孤独。
开篇“柳垂青,花带艳”,以生机勃勃的春景作为背景,柳条轻垂,花朵鲜艳,本应是春日里的一派生机,却为后文的哀愁情感铺垫了基调。接着“妆台独坐添悲感”,女子独自一人坐在妆台前,面对着这美好的春景,内心却涌起无尽的悲伤与感慨。
“泪容销,双蛾淡”,女子的眼泪模糊了面容,原本浓密的眉毛也显得淡然无神,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哀伤。“索把镜儿呵暗”,她甚至不愿再照镜子,因为镜中的自己映射出的不仅仅是外貌的变化,更是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忧愁。
“意潜潜,魂黯黯”,女子的心思深沉而隐秘,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她的灵魂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接下来“纤腰渐觉春来减”,随着春天的到来,女子的身形却逐渐消瘦,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也是她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燕声愁,莺啼惨”,燕子的叫声中带着愁绪,黄莺的啼鸣也充满了哀怨,似乎整个自然界都在为这位女子的不幸命运而感到悲痛。而“那得病儿不染”,则表达了即使外界环境再美好,也无法完全治愈她内心的伤痛,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之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哀愁和对生命的无奈,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