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秋思十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秋风晚萧索”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风已至,夜晚的景色显得萧瑟。接着,“凄然遂成林”描绘出树木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整个森林都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之中。接下来,“百谷欲成实”则转而描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百谷即将成熟,预示着一年的辛勤劳动即将得到回报,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和造物主的智慧。
“见此造物心”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创造这一切的自然法则和生命之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随后,“清凉入户牖,天光为沈阴”描绘了秋日特有的清凉与宁静,阳光透过窗户,给室内带来了一丝温暖,但整体氛围仍然显得有些沉郁。
最后,“禅房有羁客,抱膝正长吟”将场景转向了诗人自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禅房内,抱着膝盖,静静地吟诵。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思,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正在思考人生、自然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