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游览石经山的所见所感。首联“青崖碧嶝未曾乾,十步真成九屈盘”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蜿蜒,仿佛每走十步就要曲折盘旋九次,形象地勾勒出山路的崎岖不平。接着,“石洞经深犹有字,雪龛僧老不知寒”两句,通过描述深邃的石洞和老僧居住的雪龛,暗示了山中环境的清幽与僧人的修行之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山中猿鹤惊初识,雨后峰峦惬细看”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雨后的清新。山中的猿猴和仙鹤因作者的到来而感到惊讶,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雨后的山峰在作者眼中显得格外宜人,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徙倚危栏怀静琬,名山何用六经刊”表达了作者在高处凭栏远眺时的思绪。他怀念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静琬),并感慨于名山大川的壮丽,认为无需借助儒家经典来赞美它们,因为自然之美本身就是最好的诠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