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襄悯铣(其二)

八图营阵最分明,规复三年事可成。

裴度不能邀帝断,李晟竟自负天生。

一腔东市朝衣血,三面黄河战鼓声。

游牧从兹沦异域,伤心莫问受降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曾襄悯铣(其二)》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八图营阵最分明”,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布局清晰可见,暗示了战争的策略与组织的重要性。接着,“规复三年事可成”则表达了通过精心规划和执行,恢复和平与秩序是可能实现的愿景。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裴度不能邀帝断,李晟竟自负天生”则揭示了历史人物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局限性。裴度和李晟虽为名将,却未能说服君主作出决断,或因个人信念过于坚定而忽视了现实的制约,这反映了历史中个体力量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腔东市朝衣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将士们在东市英勇牺牲,鲜血染红了朝服,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牺牲。紧接着,“三面黄河战鼓声”则以黄河的壮阔背景,强化了战争的宏大场面,鼓声震天,象征着战斗的激烈与悲壮。

最后,“游牧从兹沦异域,伤心莫问受降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随着战争的结束,游牧民族被迫迁徙至其他地区,国家版图发生了改变。受降城作为战争的见证,如今已成废墟,令人感到无限的悲伤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也深刻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变迁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沈忠悯鍊

无关国事不须争,东阁郎君尚世情。

酒沐元衡何遽怒,草为林甫俨如生。

战场痛哭文沽祸,鼓吏清狂擅骂名。

至竟覆巢完卵少,九泉二子亦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杨忠悯继盛

万死生从狄道回,相门雅意特怜才。

老来姜佳心弥辣,难后川椒口又开。

三木生香磁器碎,九成入梦凤弦哀。

番儿穹帐休环泣,含笑忠魂到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仇鸾

年少嗣侯掌戎政,平生八佩将军印。

贻厥之力能读书,文故要钱武惜命。

马市开后丑跳梁,蚁穿蜂拥隳边墙。

朝易马去暮突入,夺马转夺军衣粮。

谁为此议罪祸始,鸾也乃授俺答指。

箭纛小信盟家奴,金币阴谋结义子。

僭拟垂舆赫道旁,一鹅白金三两强。

恣睢抑买皇亲第,骄蹇平吞麦福庄。

铁浮图来风雨急,尾追追不及。

誇张斩获捷书闻,橐驼十匹首五级。

百戏横陈歌舞酣,新鬼故鬼环营泣。

通寇事发帝命申,促牧符敕疽轮囷。

天何不赊一日死,吾戴吾头全其身。

持斧斸孔大仓卒,悔召卧后红鬃人。

形式: 古风

胡太保宗宪

铙歌酾酒客盈庭,画戟朱旗战血腥。

入海几时归夏正,媚人何苦陷张经。

屡呈贺表冤宜白,不信私书汗尚青。

龟鹿无灵来大鸟,狱门当作夕阳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