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常方壶所藏易元吉蒲萄上有徽庙题识

画图惊见龙须长,犹带宣和御墨香。

玉蕊宜归甘露瓮,金茎偏润紫荷囊。

移来上苑恩光异,拆寄文园渴肺凉。

曾侍宫壶沾御宴,令人苦忆贺兰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谟所作,名为《题常方壶所藏易元吉葡萄上有徽庙题识》。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艺术气息的场景。

首句“画图惊见龙须长,犹带宣和御墨香”以“龙须长”与“御墨香”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画作的精美绝伦,更暗示了其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皇家印记。这里的“宣和”二字,指的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意味着这幅画作可能与宋代宫廷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接着,“玉蕊宜归甘露瓮,金茎偏润紫荷囊”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画中的葡萄比作珍贵的玉蕊,适宜放入甘露瓮中珍藏;而金茎则象征着高贵与尊荣,与紫色的荷囊相映成趣,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珍贵与艺术价值。

“移来上苑恩光异,拆寄文园渴肺凉”两句,通过“上苑”与“文园”的对比,表达了画作被赋予的独特意义与情感价值。上苑象征着皇家园林的奢华与宁静,而文园则代表了文学与知识的殿堂,两者的结合,既体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最后,“曾侍宫壶沾御宴,令人苦忆贺兰庄”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的历史情境。这里提到的“御宴”与“贺兰庄”,不仅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也暗示了画作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多历史与文化信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与深刻解读,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艺术之美与文化之韵。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苍雪轩为南雄贰守刘可与赋

苍龙喷雪满幽轩,坐使冰壶六月寒。

红袖解移青玉案,素娥清映水精盘。

兴来剡曲馀孤棹,老去磻溪寄一竿。

何日江阴来步屧,相从终日倚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姑嫁彭郎

窈窕仙姿胜藐姑,彭郎故是子南夫。

鲛人为织同心带,凤使亲传五色书。

曾共湘妃游洛浦,不随河鼓上天衢。

祠庭此日瞻环佩,千丈风波镇小姑。

形式: 七言律诗

彭郎忆小姑

青山何事翠如颦,应惜红颜镜里人。

枕转珊瑚空托梦,杯倾鹦鹉懒濡唇。

行云仙袂游何所,拾翠芳期误此春。

隔花流水何由见,莫自陈王赋洛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小姑寄彭郎

平湖黛色照晨妆,只见风波不见郎。

已织回文成锦字,莫贪结绶绾金章。

马应得意春风里,花不知名官道傍。

杜若芳洲谁共采,枉教人断九回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