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怀安李使君屯田

汝颍多奇士,磊落布方册。

先进存古风,若人复令德。

诗书秀英华,鹰鹘勇排击。

曩者从军行,早闻平戎策。

纵横志未展,慷慨意更激。

坐惊齿牙脱,忽使头发白。

颇与嵇阮同,闭关以藏迹。

老骥甘道路,黄鹄羞斥泽。

复持一麾去,坚取万里役。

旌旗暗长亭,已想蜀山碧。

鼓吹喧前除,稍知楚风易。

专城自足贵,远览固多适。

胡为结离愁,恨此晚同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怀安李使君屯田》。诗中描绘了对即将赴任的李使君的深情送别,以及对其才华和志向的赞美。

首句“汝颍多奇士,磊落布方册”赞扬了汝水和颍水流域出人才,这些人才在书籍中留下了他们的智慧和风采。接着,“先进存古风,若人复令德”表达了对这些人才保持传统美德的敬仰。诗人进一步赞美他们“诗书秀英华,鹰鹘勇排击”,比喻他们如同诗书中的精华,又如雄鹰猛鹫,勇敢地挑战困难。

“曩者从军行,早闻平戎策”提到李使君曾参与军事行动,早有平定敌人的策略。接下来的“纵横志未展,慷慨意更激”表达了李使君虽未完全施展抱负,但其慷慨激昂的决心更加坚定。诗人接着描述了李使君因长期劳顿而“坐惊齿牙脱,忽使头发白”,展现了他为国事付出的艰辛。

“颇与嵇阮同,闭关以藏迹”将李使君与古代隐士嵇康和阮籍相提并论,赞美他选择隐居以保存自己的才华。然而,“老骥甘道路,黄鹄羞斥泽”则表明李使君虽有归隐之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为国效力的道路。诗人最后祝愿李使君“复持一麾去,坚取万里役”,即使远赴万里,也应坚持自己的使命。

“旌旗暗长亭,已想蜀山碧”描绘了李使君出发时的场景,长亭边旗帜飘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蜀山的碧绿。接着,“鼓吹喧前除,稍知楚风易”描述了行进途中热闹的场面,逐渐适应了楚地的风俗。最后,“专城自足贵,远览固多适”表达了对李使君担任地方官职的赞赏,认为这不仅是荣誉,也是享受。然而,“胡为结离愁,恨此晚同得”表达了对李使君即将离别的不舍和遗憾,希望能在更早的时候一同分享旅途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李使君才华、志向和即将开始的新旅程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题贾大夫射雉图

控弦谁家子,驰射落名翚。

倾城绝代女,巧笑扬脩眉。

览古按图画,怅然增我唏。

壮士不击贼,顾从儿女嬉。

威弧无用世,反事禽荒为。

嘿嘿千岁后,正为来者嗤。

形式: 排律

临渊亭望凤凰等山作

孟公多胜诣,故在杯酒间。

虽非菊花时,辄复寻龙山。

平明骑马出,日暮倒帻还。

若人难重得,此风犹可攀。

问我亦何为,翛然方闭关。

忘言在得意,独往路已难。

形式: 古风

闻隐直欲调官

蛟龙居池中,仰活数掬水。

虎豹离山林,求食辄摇尾。

张君宜大用,亦是龙虎比。

何得图小官,折腰五斗米。

屈伸盖时命,隐显乃君子。

譬由合抱材,当自毫末起。

昔为青云高,今落尘土里。

可谚复可惊,谁能叩天耳。

形式: 古风

津亭

西风豁愁阴,天水两涵泳。

微波荡寒日,极目万里净。

离披蒹葭老,萧瑟原野迥。

物容惊客怀,橹声动归兴。

倦游发恐白,多虑身复病。

缅慕苍梧云,无心自辉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