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谁为巢穴,养此蛇豕。
天岂作限,而险而恃。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雄伟的景象,以及长江奔流不息的壮阔。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为非作歹、违背天理的人或事物所持有的鄙夷之情。这里的“蛇豕”比喻那些凶恶狡猾之徒,而“巢穴”则象征他们隐匿的居所或是阴谋诡计的温床。
诗人质问谁能养育出这样不忠不顺之辈,暗含对这些行为的谴责。接着,“天岂作限”一句,表达了对自然法则和道德底线被突破的不满。而“而险而恃”则是说那些不顺从、不臣服于天理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手段,为所欲为。
最后,“不顺不臣,敢亢天子”直接指出了这些人胆敢违抗天命、挑战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的“天子”代指君主或是道德的象征,表明了诗人对于忠于正道和尊崇天理的坚定立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伦秩序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正义与道德的坚守,以及对那些扰乱社会安宁之徒的严厉批判。
不详
筠胡予违,进胡不随。予匪汝诛,汝自取之。
皇祖龙骧,畴敢猖狂。元年九月,进叛于扬。
皇祖长驱,至扬城隅。进窘登楼,并焚其孥。
予亦即祚,涵濡养抚。罔有失所,予德其裕。
皇祖神武,畴敢戏豫。元年四月,筠叛于潞。
皇祖跃马,至潞城下。筠窘赴火,焦头烂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