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用丁宏庵韵

客怀偏恨秋阴,故遮一半阑干影。

蛬欺人独,鹊欺书滞,何曾惯听。

叠叠吴云,迢迢楚水,悠悠醒枕。

漫寻思那日,门前银浦,不抵似、关山永。

凝立风帘露井。可能拌、参差簧冷。

飘零愁发,萧条长铗,无言自领。

楼月斜初,篝烟清后,旧家标韵。

又新凉陡起,添衣时候,作西窗暝。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客居他乡的愁绪与孤独感。开篇“客怀偏恨秋阴”,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阴霾时内心的哀怨与忧伤。接着,“故遮一半阑干影”一句,通过描写秋日阴云遮蔽栏杆之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压抑,同时也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沉重与封闭。

“蛬欺人独,鹊欺书滞,何曾惯听。”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秋虫与喜鹊赋予了情感,它们的鸣叫似乎在嘲笑诗人的孤独与滞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叠叠吴云,迢迢楚水,悠悠醒枕。”云层厚重,江水悠长,诗人独自醒来,面对空旷的世界,更觉孤寂。这一系列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漫寻思那日,门前银浦,不抵似、关山永。”诗人回想起往日的美好时光,门前的银色小溪虽美,却无法与眼前的关山相媲美,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接下来,“凝立风帘露井。可能拌、参差簧冷。”诗人站在风中,凝视着露井,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飘零愁发,萧条长铗,无言自领。”诗人形容自己如同飘零的落叶,愁绪满头,手中长剑也显得萧条无力,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最后,“楼月斜初,篝烟清后,旧家标韵。”夜幕降临,月光斜照,篝火熄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韵律与美好,但这一切都已逝去,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孤独、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晚秋同程松门汎舟红桥登平山堂

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

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

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高阳台.题华秋岳横琴小像

剑气横秋,诗肠涤雪,风尘湖海年年。

三径归来,慵将身事笺天。

草堂不著樱花梦,寄疏狂、菊涧梅边。

想清游,如此须眉,如此山川。

枯桐在膝冰徽冷,纵一弦虽设,亦似无弦。

世外音希,更求何处成连。

几时与子苏堤去,采蘋花、小艇冲烟。

笑平生,忘了机心,合伴鸥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尾犯.坐赵谷林西池泊花槛看新种青芦悠然动江湖之兴

水空云净。见菰蒲丛外,数枝交映。

梢梢瑟瑟,无人处、被荷风吹醒。

摇波十里,远界破、青山影。

作秋声、不到秋来,要君倚槛閒听。最是淡烟低暝。

逗渔灯、前浦冷。便移栽荡户,添个根边,鸭雏游泳。

捲叶鸣笳,揉花装被,尚迟清兴。

又何似、折取横江,相思还踏三径。

形式: 词牌: 尾犯

清平乐

风梭织雨,萍叶篱根聚。

水满兰桡应断渡,昨夜梦魂来去。

春衫起样休宽,偷描一一轻鸾。

将息酿花天气,凭他料理馀寒。

形式: 词牌: 清平乐